赵俊:梦在前方,敢于担当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这是机场北线项目部试验室主任赵俊的座右铭。从连一份完整的钢筋报告都出不好的“小白”,到各项试验检测都得心应手的“能手”,6年时间里,点滴积累,日拱一卒,赵俊写下了一篇个人“成长记”。
“错了”“这样做不对”,直至今日他依然记得刚接触试验工作时的窘态,面对操作规程和试验数据,他毫无头绪。为此他从基本的样品取样做起,背标准、查规范,苦心钻研,反复苦练,一步步打通了各类试验检测“关卡”,自己也是一路“升级”,先后获得了公司“青年岗位技术能手”、集团公司“试验检测先进工作者”、2020年集团公司试验检测技能大赛“工人先锋号标兵”。
“不懂混凝土就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试验室主任”,师傅的话语一直被他记在心头。工地试验室作为施工建设中和混凝土“打交道”最多的部门,不懂混凝土,各种原材料就像一帮“散兵游勇”,强度和稳定性不达标,施工质量肯定没有保证,赵俊深知其中道理。于是,混凝土就成了他下一个要打败的“BOSS”。
混凝土强度回弹(刘婉婷 摄)
清晨,混凝土的拌和声打搅了项目部很多人的美梦,可赵俊却早早地爬起床,站在拌合站的操作台上,专心致志地观察着首盘混凝土的质量,遇上夜间混凝土施工,他也是主动坚守至深夜,夜间的温度减缓了混凝土的凝结速度,但丝毫不影响赵俊钻研混凝土的热情。就是这样,赵俊不断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提升混凝土的泵送性能,为项目部节省了十数万元。什么现场混凝土离析、泌水、流动度不足等问题,他都能妥善解决。“按照之前师傅说的,我现在只是合格,要学的还有不少呢!”赵俊十分谦逊。至此,赵俊的混凝土“绝招”已大成。
“小身板却能挑起重担”,这是大家对赵俊的评价。针对项目因涉铁导致的施工窗口期短暂的问题,为确保现场实体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他和工程部一起想办法、提措施,加大检测频率,顺利通过了项目涉铁段竣工验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测钢筋间距(刘婉婷 摄)
来到机场北线项目后,还没来得及“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的赵俊又开启了一段新的“升级之路”。项目试点的信息化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系统对试验检测工作要求极高,对个人专业要求也更加全面。面对这样的情况,赵俊不忧反喜,他积极主动与优秀的监管系统建设企业交流学习,利用晚间参加网上培训,并以施工现场为根据地,每天带着试验仪器穿梭在工地各个角落,摸透了监管系统的要求,逐步建立起了项目的试验检测监管体系。现场雨水管道回填压实度一次验收合格率总是达不到要求,他和现场技术人员一起复盘,层层分析不合格的原因,不仅顺利解决了问题,还将经验总结成可供借鉴的技术成果,获得了四川省QC小组Ⅱ类奖。“我想把工程检测工作做好,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让工程顺利竣工验收。”这是一个试验人最朴实的愿望。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赵俊始终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时刻想着多学一点。从本行的试验检测到外行的视频剪辑,赵俊都有涉猎,是一位“全能型选手”。每天手头工作忙完后,他经常泡在办公室,给自己充电,先后考过了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师、桥梁隧道工程试验检测师、交通工程试验检测师、公路工程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一级建造师。工作仅6年,他已拿下5本证书,成了大家眼中的“证霸”,真是羡煞旁人。
证书(刘婉婷 摄)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磨炼是成长的阶梯。看着眼前的工地,一个正在打试块的身影映入眼帘,那不就是6年前的自己吗?回顾自己6年的工作经历,赵俊感慨不已,只希望今年刚参加工作的小伙子快点成长,现场进度再快点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