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者子女零距离感受大国工程
日前,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黄百铁路项目施工现场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客人”——参加建设者子女暑期夏令营的孩子们。这是公司和项目围绕“国企开放日”精心策划的“大手牵小手,筑梦黄百行”主题活动,目的是让职工和农民工子女走进父母辛勤工作的建设一线,亲身感受大国工程的磅礴力量。
参观1#拌和站(闫峻 摄)
在项目工厂化、标准化、信息化的钢筋加工中心,孩子们看见了现代基建的“钢铁力量”。滚焊机飞速运转,智能切割机精准作业,火花四溅。10岁的杨小雨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机械臂焊接钢筋笼的全过程,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心得体会:“这机器太神奇了,比我想象中厉害好多,就像一个超级钢铁魔法师,把一根根钢筋变成了坚固的桥梁‘骨架’!”工厂负责人管平现场演示了智能切割机如何通过激光扫描,将32毫米粗的钢筋精确切割至设计尺寸,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
参观钢构件加工中心(闫峻 摄)
技术员陈工担任起临时讲解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道:“这些钢筋笼是桥梁的‘骨架’,每根的位置都要精确到毫米级。”他通过手机展示BIM模型,动态呈现钢筋笼从加工到安装的流程。“原来铁路桥梁里藏着这么多学问!”五年级学生陈浩然在观后感中写道。
在拌合站智慧监控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罐车调度、装载机作业等场景。孩子们好奇地发问:“罐车自己知道去哪里吗?”“机器怎么这么‘听话’?”安全员湛荣明随即展开了一堂生动的现场安全课:“罐车有‘电子地图’和‘千里眼’,知道该去哪座桥墩‘喂料’;装载机、搅拌站都戴着‘智能手表’,听从指挥中心的‘大脑’指挥。不过,再聪明的机器也得要人看着,安全最重要!”孩子们认真聆听,安全规范意识在心中悄然扎根。
羊架河特大桥施工现场的景象最为令人震撼,高耸的桥墩让孩子们发出由衷的赞叹。“工人叔叔真伟大!”一名孩子喊道。他们伸出小手,触摸桥墩粗糙坚实的表面,感受混凝土的温度。仰望着墩顶辛勤作业的身影,书本上“建设者”的形象在孩子们心中变得清晰而具体——高铁飞驰的舒适,源于无数汗水浇筑的根基。
活动尾声举行了赠书仪式。项目党支部兼工委负责人将装有《大国工程》《院士带你看高铁》等书籍的书包赠予孩子们,并寄语:“希望这些书中的铁路故事,能点燃你们的梦想。”11岁的唐欣雨翻阅着智能高铁的插画,兴奋地说:“我长大了要当工程师,设计更先进的火车!”
临别之际,孩子们纷纷表达心愿:“以后我也要修这样的大桥!”“我要设计更智能的机器!”这场特殊的“夏令营”,让建设者的后代走进央企,近距离触摸了父母奋斗的战场,感受了工程的宏伟、技术的精妙与劳动的艰辛。钢筋工杨勇看着儿子在工地专注记录的身影,眼角湿润:“以前觉得自己的工作平凡,今天听到孩子说‘爸爸建的桥能让火车飞起来’,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我们不仅要建设铁路,更要培育未来的建设者。”项目党支部兼工委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国企开放日”活动,让更多孩子走进建设一线。正如孩子们在留言簿上所写:“今天的参观,在我们心中种下了热爱祖国山河、向往科技力量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