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百年四平:科技赋能老站“融雪新生”

四平站道岔融雪装置工程施工侧记

来源:电务公司   作者:杨辉 邓书缘   时间:2025-08-22   浏览次数:   【字体:

八月的东北平原,暑气蒸腾。四平站编组场旁的防洪渠边,一群身着橙色工装的工人正弯腰挥镐,在齐腰深的灌木中开辟通路。他们脚下的泥土混合着汗水,在裤腿上结成深浅不一的盐渍——由长春工程综合项目部承建的四平、德惠、致富线路所道岔融雪装置工程,正从这里悄然起步。

四平站点线路(杨辉 摄)

四平,这座矗立在东北平原上的车站,自1900年诞生以来,便与这片土地的命运紧密相连。从最初沙俄时期的“五站”,到日伪统治下的“四平街驿”,再到解放战争中四战四平的炮火洗礼,百余年沧桑里,它既是铁路动脉上的关键节点,也镌刻着民族兴衰的印记。

如今作为沈阳局集团管辖的一等客货站,四平站像一枚关键的齿轮,嵌在东北铁路网的枢纽位置。每天有近百列客货列车经此折返,道岔的灵活转换直接关系着运输动脉的畅通。而东北漫长的冬季里,积雪冻结往往让道岔卡阻,轻则延误发车,重则危及行车安全。此次开工的40组道岔融雪装置,正是为破解这一难题而来——其中四平站30组、德惠站6组、致富线路所4组,建成后将成为抵御严寒的“智能防线”。

沟渠作业(杨辉 摄)

施工的第一关,就卡在了防洪渠边的电缆沟开挖上。既有铁路网的防洪渠外侧,是片无人问津的荒滩,灌木盘根错节,坡岸陡峭湿滑。“这边的土是黏质的,下雨就成泥,晴天硬得像砖。”施工队长老王抹了把脸上的汗,手里的洋镐刚抡下去,就被地下的碎石弹了回来。为了开辟作业面,工人们用编织袋装起弃土,一层层垫出仅容一人通行的小道,脚下是三米多深的渠底,每一步都得攥着旁边的灌木稳住身形。

更难熬的是“青纱帐”里的“桑拿房”。电缆沟必经的玉米地旁,密不透风的空气里浮动着泥土的腥气,温度计指向35摄氏度。刚下过雨的田埂上,蚊虫成团袭来,工人们戴着面罩仍挡不住叮咬,裸露的胳膊上很快起了一串红疙瘩。“早上六点开工,不到半小时衣服就湿透了,拧干了继续干。”年轻的电工小李摘下安全帽,帽檐上的汗水滴在胸前,晕开一片深色的水渍。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工一周来,他们已在灌木丛中挖出110米电缆沟,敷设好保护管;蹲在闷热的电缆井里,清理出400米堵塞的通道。那些被汗水泡得发白的手指,既会操作精密的检测仪,也能抡起沉重的铁锹;沾满泥浆的工装上,既有划破的口子,也别着亮闪闪的安全标兵徽章。

傍晚的霞光给防洪渠镀上金边时,工人们正将最后一段电缆保护管推入沟中。远处的四平站灯火渐次亮起,列车进站的鸣笛声隐约传来。老王望着刚填好的土沟,掏出手机给家里发了条消息:“这边活儿难干,但能干成大事。”

风从渠边吹过,带着玉米叶的沙沙声。这群铁路建设者知道,他们此刻埋下的不仅是电缆,更是东北铁路冬季安全运行的底气。来年初雪落下时,这些融雪装置将准时启动,而今天在“青纱帐”里流下的每一滴汗,都将化作保障列车平稳通行的坚实力量。


企业简介
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世界500强特大型企业、全球最大建筑承包商--中国铁建股份有限...[详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